乡村的罪与美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2)

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黑亮夸耀世世代代居住的窑洞坚固耐用、节省砖瓦木料,胡蝶很不以为然,“它竟可以是房子,它没有一根木头做梁做栋,虽有前窗,太阳照进来就簸

对于黑亮夸耀世世代代居住的窑洞坚固耐用、节省砖瓦木料,胡蝶很不以为然,“它竟可以是房子,它没有一根木头做梁做栋,虽有前窗,太阳照进来就簸箕大一片光,也少了后门,空气不流通,窄狭、阴暗、潮闷,永远散发着一种汗臭和霉腐的混合味”“得了吧,啥才住洞窑土穴,是蛇蝎,是土鳖,是妖魔鬼怪,你们如果不是蛇蝎土鳖和妖魔鬼怪变的,那也是一簇埋了还没死的人”。③贫困成了盘旋在圪梁村上的魔咒。城市中灯火辉煌,仿佛不会有夜和黑暗。圪梁村却没有电灯,村巷里的路烂成了泥坑,家家点的都是油灯,为了省油,往往吃晚饭点一会就睡觉;食物主食是土豆,各种蒸土豆、煮土豆、烧土豆,除此之外,白馍也成了很稀罕的东西,要到几十里以外的镇上买。

如果说物质的穷困还可以通过挖极花、卖血葱来改善的话,那么文化上的落差,让胡蝶更难接受。

村里有很多的讲究,这些讲究在接触过城市文明的胡蝶看来,只觉得“荒唐”和“可笑”:

我差不多已经知道了这个村子里许许多多的讲究:手的中指不能指天,指天要死娘舅;在大路上不能尿尿,尿尿生下来的孩子会没屁眼;夜里出门要不停唾唾沫,鬼什么都不怕,就怕人唾沫;稀稠的饭吃过了都要舔碗,能吃的东西没吃进肚子都是浪费;去拜寿就拿粮食,这叫补粮,吃的粮多就是寿长,拿一斗也可拿一升也可,但要说给你补一石呀给咱活万年……④

以进化论的视角来评判农村的物质和文化状况,在20 世纪初胡适等那批回国的文学知识分子那里已经很流行了,从鲁迅的乡村小说《祝福》《阿Q 正传》,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其间清晰的批判意识,农村及其拥有的文化传统成了知识分子批判的对象,但那时整个中国还处于“乡土”的状态,传统文化和乡村习俗意味着落后、充满问题。批判乡村也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道路。但在今天,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吸纳了全国绝大部分的人口和资源,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仅物质上有了极大的改变,大众的价值标准也在发生变化,现代化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的想象和期盼,而成为周围现实的一部分,人们前所未有地对高楼大厦、时尚品牌和奢华生活充满了渴望,并使之成为人生价值的判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小说中胡蝶对城市生活有如此强烈的向往。城市像一个怪兽,将所有资源都吞纳到自己的腹内,包括农村的女人。现在已经到了反思城市文明的节点,也是重新换个角度看待乡村文化的时候了。胡蝶的复杂性就在这里,贾平凹没有回避时代的问题,并通过胡蝶表达了乡村的另一面。

在现实中,近年,农村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不过这种关注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现在的农村和农民在资本力量和文化霸权的视野下,呈现出灰暗、暧昧的色调。尤其是这两年每到过春节的期间,农村就成为热门话题,从《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到上海姑娘逃离江西男朋友农村老家(虽然最后被证实是假新闻,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热议已经让其成为当下人们心理最真实的展现),在这些发声者(无论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者还是到“农村一游”者)看来,农村没落、衰败,没有生气,每一次展演又加深一次大众对农村的刻板印象。在这些所谓的返乡记中,农村,乃至农民是沉默的客体,他们无法言说自己的丰富世界,只能让掌握话语权者代言单一的形象。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极花》体现出其丰富性。

二、“情感”:乡村的暖意

读完《极花》后并没有特别灰暗和压抑的感觉,虽然故事本身是个悲剧,想想一个年少的女子被拐卖到陌生的地方,孤独、恐惧,但最终并没有让人丧失对生活的希望,灰色的生活中透着光亮。其原因何在?笔者想起张爱玲的一篇题目为《爱》的小说,短短数百字,却是惊心动魄,故事与《极花》很像,也是一个年轻女子被拐卖后,又经三番五次的转卖,经历过数次惊险的风波,沧海桑田,几十年过去了,还常常记起从前自家后门桃花树下遇到的男子。虽然小说留了空白,但读者可以想象,不只是老了以后,在人生那些苦难的途中,这个女子同样会记起那桃花树下的一幕,也恰恰是那一幕产生的情感,才是她对人生没有绝望的关键。“情”的价值和力量,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

《极花》中光亮同样靠“情”照亮,只不过这种“情”的所指范围更广,除了爱情,还有亲情以及乡情。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情感,让圪梁村与美国电影中的“狗镇”有了本质的区别。前者有人性的光亮,而后者成了罪恶的代名词。这种关注的重点似乎符合了近年来回归正统小说的潮流。现代主义追求新奇、陌生化、变异的路子走到了尽头,作家们重新意识到文学最终还是一种交流的载体,好的小说要能感染读者,能让读者沉浸其中,从而有精神上的体悟。小说由此摆脱了枯燥的技术迷雾抵达人生的真谛。“文学是人学”,这是永不过时的真理,也是文学能够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网址: http://www.zgncslsd.cn/qikandaodu/2021/0804/719.html



上一篇:远去的记忆
下一篇:传播学视域下对奔向鸟鸣的村庄诗集评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投稿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编辑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版面费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论文发表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